幸好這個世界有了電影。
 
幾年前,進入獨立音樂圈工作,那時所謂的獨立音樂、搖滾、電音這些名詞跟當中的文化意涵,對我而言簡直是鴨子打雷,但作一行得像一行,在怒力宣傳本家的產品之外,還是得接觸更多我從來就不曉得的世界,那些傳奇的藝人跟歷史。拜著當代電影藝術的魅力跟好處,逐漸的拾起這些我來不起趕上的時代。
 
首先是搖滾,當我知道了伍茲塔克音樂節(Woodstock)對搖滾樂迷的重要性,那個喊著愛與和平的年代,可我們無緣得窺,幸好有《烏茲塔克音樂節》的紀錄片可以朝聖一番;那時期公司發行了一張對銀河500(Galaxy 500)致敬的專輯,全是一些出名的獨立樂團向他們致敬,但那時對銀河500這個團毫無一點概念,對他們的音樂也提不出太多興趣,一直到去年在金馬影展上看到《最後一次搖滾》(Tell Me Do You Miss Me),Luna樂團的主唱原來就是前銀河500成員,跟著紀錄片的音樂及訪談下來,我開始在誠品跟Amazon上一張張的尋找銀河500跟Luna的專輯。
 

還有更多的古典藝人及爵士、藍調等藝人是透過劇情片的詮釋,讓人窺探更多私密的部分,那些與音樂事業糾纏一起的親情、愛情、友情、敵對……等情結,才是讓他們音樂得以動人的養分,這些電影別說你想不起來,光近幾年就有《雷之心靈傳奇》(Ray)、《為你鍾情》(Walk The Line)、《超脫末日》(Last Days)、《玫瑰人生》(La Vie En Rose)等影片,更別說早期一點的《無情荒地有情天》(Hilary and Jackie)、《阿瑪迪斯》(Amadeus)、《永遠的愛人》(Immortal Beloved)這些電影可以代表。
 
而金馬影展對我而言,更是常常在做音樂筆記的場合,這些每年一次的影迷朝聖大會,總是為我帶來了許多音樂上的驚喜,90年代澳洲電影大躍進時,每年都會有讓人驚豔的電影出現,看過了《舞國英雄譜》(Strictly Ballroom)就不難發現巴茲魯曼對音樂跟舞蹈的掌握能力,而《紅磨坊》的成就只是好萊塢資金挹注下的加強版;我聽到ABBA的Mamma Mia時,腦袋浮現的不是同名的歌舞劇,而是扮裝皇后橫跨澳洲的公路電影《沙漠妖姬》(Adventures of priscilla,queen fo the desert),更別說是看了《紅色小提琴》認識了約夏貝爾(Joshua Bell)的小提琴演奏。而繼去年的音樂專題大受好評之後,今年的金馬影展也規劃了跟音樂相關的專題電影,讓我再次拿起筆記本,走進電影院。
 
今年最令樂迷期待的電影,首當其衝的便是講當代音樂傳奇的巴布迪倫(Bob Dylan),不管你喜不喜歡他的音樂,或是因為前幾年要邀請他來海洋音樂祭加持台灣獨立的烏龍事件而認得他,這位影響晚進音樂眾多發展的重量級人物,加上請來凱特布蘭琪(Cate Blanchett)、理察吉爾(Richard Gere)、希斯萊傑(Heath Ledger)與克里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等人詮釋不同時期的他,在話題性上便足以讓人走進電影院,更別說當初《巴布迪倫的七段航程》(I'm Not There)一公布相關劇照時,就被凱特布蘭琪如附身般神似的樣子嚇到,也難怪能拿下今年的威尼斯影后。
 

另一個十足期待的片子便是Sigur Ros的紀錄片《聽風的歌》(Heima),雖然這部紀錄片在本月就會隨著Sigur Ros的新專輯一同作發行,但大螢幕的感動不可言喻,更別說他們的音樂會伴隨著冰島的風光,對這些畫面的想像足以讓我自己心甘情願的決定被剝兩次皮,不但衝到唱片行預定,也絕對會進戲院觀看。
 

而《萬世歌王》(Scott Walker: 30 Century Man)講的是具有迷樣色彩的創作歌手Scott Walker,老實說,我並不清楚他的過去,但這部紀錄片由大衛鮑伊擔任製片,也訪問RadioheadJarvis CockerBrian EnoDamon Albarn等人,讓我想起去年在看《魔鬼詩篇》(The Devil and Daniel Johnston)時,許多知名藝人大談影響他們的創作者,這種人物特質強的主題,本身便具有可看性,從音樂史跟電影的2種角度,我都願意進戲院去看。《未定之天》(Joe Strummer: The Future Is Unwritten)講的則是龐克樂團的傳奇,過去對Power過強的音樂一直缺乏抵抗力,舉凡金屬或龐克,即使知道這些音樂的存在有其文化跟歷史上的貢獻,但耳朵還是有那麼一點不適應,不過在去年接連看了《紐約娃娃》(New York Dolls)與《龐克精神》(PUNK: attitude)之後,對於龐克音樂多少開放了一點,再者講的是龐克音樂的重要人物,對於初步入門的樂迷,仍是具有作筆記的價值。
 

Daft Punk's Electroma),另一個是講瑞士泛音音樂的紀錄片《阿爾卑斯山谷迴音》(Echoes of Home)。近幾年很多知名藝人紛紛跨海做起影像,除了當演員、自己導MV之外,還能跨到電影製作上,我記得碧玉(Bjork)在拍完《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之後鄭重地說過再也不拍電影,不過還是跟自己的當代藝術家老公馬修巴尼(Matthew Barney)合作了實驗片《掙脫9》(Drawing Restraint 9),所以這些音樂人的創意發揮不完的結果,倒是不妨參考看看。而對瑞士的泛音音樂所知雖然不多,但參與影展這麼多年以來,看過許多講世界音樂及國內外原住民音樂的紀錄片,在那些影片中所透露出對音樂的熱愛,往往都是獲得觀眾票選的裡由所在。 

最後二部音樂專題電影,一個是法國電音組合自導自演的劇情片《傻瓜龐克之機器人現形記》(

準備好進電影院上音樂課了嗎?

(本文原載於Hito Radio之專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ilo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